yl23455永利教学规程与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规范(暂行)

作者:耿霏发布时间:2025-03-12浏览次数:11

 yl23455永利教学规程与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规范暂行

yl23455永利教学规程与教学质量监控在学校教学督导室的指导下进行,按照《扬州市职业大学教学事故认定级处理办法(修订)》(扬职大[2023]87号)、《扬州市职业大学课程建设质量评估方案(试行)》(扬职大[2023]88号)、《扬州市课程思政质量评价办法(试行)》(扬职大[2024]29号)、《扬州市职业大学关于加强课堂教学规范的实施细则(试行)》(扬职大[2024]62号)等文件精神执行。根据学院实际,为进一步细化教学规程与教学质量监控,特指定本暂行规定。

 一、教学规程

 (一)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

课程设置原则:根据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国际教育发展趋势,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。课程应涵盖专业基础课、实践课以及国际化特色课程,注重培养中外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、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。

教学计划制定:各专业教学计划由专业负责人组织相关教师共同制定,经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执行。教学计划应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、考核方式、学时分配等内容,并保持相对稳定,如需调整,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。

 (二)备课与教案编写

备课要求:教师应在每学期开课前认真备课,熟悉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,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,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。备课应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、教学重难点的分析、教学方法的选择、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教学资源的准备等。

教案编写:教师应根据备课内容编写详细的教案,教案应包括课程名称、授课对象、授课时间、教学目标、教学重难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过程、教学反思等内容。教案应书写规范、条理清晰、内容完整,具有可操作性。

 (三)课堂教学

教学纪律:教师应严格遵守教学时间,按时上下课,不得迟到、早退或擅自离开课堂。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,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。

教学方法: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,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,如讲授法、讨论法、案例分析法、项目驱动法等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提高教学效果。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,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。

教学语言:在yl23455永利的课堂教学中,教师应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的语言水平,合理运用双语进行教学。

 (四)实践教学

实践教学环节:实践教学是yl23455永利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,包括实验教学、实习实训、课程设计、毕业设计(论文)等环节。各专业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要求,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,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。

实践教学基地建设:学院应加强与国内外企业、机构的合作,建立一批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,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。实践教学基地应具备相应的教学设施和指导教师,能够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需求。

实践教学指导: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,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指导方案,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、内容、要求和考核方式。教师应定期检查学生的实践进展情况,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。

 (五)考核与成绩评定

考核方式:课程考核应根据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,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,如考试、考查、论文、报告、作业、实践操作等。考核方式应注重对学生知识、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评价,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。

成绩评定:教师应严格按照课程考核标准和评分细则进行成绩评定,确保成绩的公平、公正、客观。成绩评定应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,平时成绩应占总成绩的一定比例,平时成绩的评定应根据学生的考勤、作业、课堂表现、实验报告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。

 二、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规范

 (一)教学质量监控体系

组织架构:建立健全学院、教研室级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体系。学院成立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,负责统筹协调全院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;教研室成立教学质量监控小组,负责本教研室教学质量的日常监控。

制度建设:制定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规章制度,包括教学质量标准、教学过程监控办法、教学质量评价办法、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等,确保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有章可循。

 (二)教学过程监控

教学检查:学院定期开展教学检查工作,包括开学前教学准备检查、期中教学检查和期末教学检查。教学检查的内容包括教学计划执行情况、教师教学情况、学生学习情况、教学设施设备运行情况等。通过教学检查,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。

课堂教学巡查:学院安排领导班子、二级督导、班主任、辅导员等对课堂教学进行巡查,巡查内容包括教师到岗情况、教学秩序、教学方法、教学效果等。课堂教学巡查应及时记录巡查情况,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教师和部门,并督促整改。

学生评教:每学期组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,评价内容包括教学态度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效果等方面。学生评教结果应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、职称评定、绩效考核等的重要依据。

 (三)教学质量评价

教师教学质量评价: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,采用学生评教、同行互评、领导评价、教学督导评价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,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价。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,帮助教师总结经验,改进教学。

课程质量评价:定期开展课程质量评价工作,评价内容包括课程目标、课程内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资源、教学效果等方面。通过课程质量评价,发现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,为课程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依据。

 (四)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与处理

信息收集:通过教学检查、课堂教学巡查、学生评教、教师教学质量评价、课程质量评价、专业质量评价等途径,广泛收集教学质量信息。同时,建立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渠道,鼓励师生对教学质量问题进行反馈和建议。

信息分析:对收集到的教学质量信息进行整理、分析和归纳,找出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,为教学质量改进提供依据。

信息反馈与处理:将教学质量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教师,督促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。对于教学质量问题严重的教师和部门,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。同时,对教学质量改进情况进行跟踪和检查,确保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。




关闭
XML 地图